东北师范大学招生章程

发布日期:2025-06-23 14

东北师范大学招生章程

已经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学校招生工作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全称为东北师范大学(国标代码 41220 10200),是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注册地址为吉林省长春市,本科招生专业分布在人民大街和净月大街两个校区。

第三条 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对象为参加 202 5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普通本科层次的招生包括普通高考和特殊类型招生,特殊类型招生包括国家专项、高校专项、优师专项、民族专项(含西藏高中班和新疆高中班、少数民族预科班、新疆协作计划、国家民委专项)、艺术类、体育类、保送生、港澳台侨生等。

第四条 对于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本科毕业生颁发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相应学位证书。

第五条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第六条 学校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招生委员会,建立健全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机制,维护招生的公平公正。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是招生工作决策机构,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规划研究、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招生委员会为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决策咨询,发挥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招生办公室是执行机构和常设工作机构,负责学校本科招生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七条 招生办公室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负责执行教育部有关本科招生工作的相关规定和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对接教育部本科招生主管部门;

(二)负责执行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决议,向招生委员会汇报本科招生工作进展,向招生委员会通报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事项;

(三)起草本科招生重大事项初步解决方案,收集、统计本科招生重大事项决策所需信息;

(四)根据国家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及有关规定、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原则,编制并报送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五)起草、报批和公布本科招生章程;

(六)组织开展招生咨询、宣传工作;

(七)组织实施各类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工作,负责协调和处理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八)组织实施本科录取工作,负责协调和处理学校录取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九)履行高校招生信息公开相应职责;

(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完成新生复查工作;

(十一)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 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九条 按照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学校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考生数量和生源质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趋势、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去向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第十条 学校本科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由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向社会发布。

第十一条 学校预留计划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 1%,主要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预留计划使用时,坚持集体决策、规范有序、质量优先的原则。

第四章 录取原则

第十二条 学校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 105%(平行志愿投档批次)或120%(顺序志愿投档批次),具体比例视生源情况而定。

第十三条 投档时,对于教育部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学校认可考生具备的所有加分项目中最高一项加分,并且最高不超过 20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第十四条 在顺序志愿投档批次中,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由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征集志愿;征集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批次中,首次投档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将由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征集志愿;征集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第十五条 非高考综合改革省(直辖市、自治区):

(一)对于进档考生,按照投档成绩由高至低和专业志愿由先至后顺序进行录取,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

(二)同一专业录取时,若投档成绩相同,优先录取实考成绩高的考生;若实考成绩仍相同,优先录取相关科目成绩高的考生(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

(三)对于所报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并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按照投档成绩由高至低顺序,结合招生计划向其他专业进行调剂录取,额满为止。同一批次中包含多种性质类别(优师专项、公费师范、非公费师范、非师范等)的专业时,调剂范围为同一批次、同一科类的所有专业,其中以下情况除外:

1)考生未填报任何优师专项专业,则不能被调剂到优师专项专业;

2)考生未填报任何公费师范专业,则不能被调剂到公费师范专业;

3)考生未填报任何少数民族预科专业,则不能被调剂到少数民族预科专业;

4)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只录取填报本专业志愿的考生,不接受专业调剂。

对于所报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并且不服从专业调剂、服从专业调剂但是不符合调剂原则或录取额满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第十六条 高考综合改革省(直辖市、自治区):

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须符合学校招生专业和选考科目要求。

(一)对于采用顺序志愿投档的进档考生,录取办法按照本章程第十五条规定执行。

(二)对于采用 “专业+院校”平行志愿投档的进档考生,按照投档成绩由高至低顺序进行录取,额满为止,不进行专业调剂。

(三)对于采用 “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的进档考生,按照本章程第十五条规定进行录取,额满为止。对于所报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并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可在同一专业组内进行调剂,调剂办法按照本章程第十五条规定执行。

(四)同一专业录取时,若投档成绩相同,则优先录取实考成绩高的考生;若实考成绩仍相同,则依据生源省份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同分排位顺序进行择优录取,若生源省份在该批次未规定同分排位顺序,优先录取相关科目成绩高的考生(历史类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综合改革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

第十七条 体育教育、冰雪运动专业考生须参加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体育专项统一测试成绩合格并且不低于 80分(100分制),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生源省份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划定的学校体育类专业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不划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份,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执行。对于体育专项统一测试成绩不符合学校要求的进档考生,作退档处理。对于进档考生按照投档成绩由高至低和专业志愿由先至后顺序进行录取,专业之间不设分数级差;同一专业录取时,若投档成绩相同,则优先录取高考文化课成绩(含政策性加分)高的考生;若高考文化课成绩(含政策性加分)仍相同,则依次比较高考文化课实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数学外语总分、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择优录取。

对于所报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并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按照投档成绩由高至低顺序,结合招生计划向其他专业进行调剂录取,额满为止;若考生未填报公费师范专业,则不能被调剂到公费师范专业。

第十八条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普通类专业相应批次进行招生(无艺术类专业考核要求),对于进档考生的录取办法按照本章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执行。毕业后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第十九条 高校专项、优师专项、艺术类、运动训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港澳台(香港文凭考试学生、澳门保送生、台湾学测生)招生、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等的录取办法按照学校 202 5 年招生简章及有关招生说明的规定执行。国家专项、民族专项、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的录取办法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本章程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英语、英语(公费师范)、英语(优师专项)、商务英语及英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要求考生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计算机类、经济学类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均有英语授课课程,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应慎重报考。

第二十一条 学校参照 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印发 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结合我校各专业实际,制定我校各专业 体检要求。详见附件。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二条 公费师范生、优师专项学生在入学前须与学校及生源地有关管理部门签订协议,具体培养及就业政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学校设立多项奖学金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助学金、助学贷款、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筹集社会捐助等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第二十四条 学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及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学生宿舍为六人间。

第二十五条 入学报到后,学校将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对复查不合格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取消入学资格;已经报到入学的,取消学籍。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学校校址及联系方式

学校校址:

人民大街校区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 5268号,邮编:130024

净月 大街 校区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 2555号,邮编:130117

招生办公室网址: http://zsb.nenu.edu.cn

招生办公室电子信箱: zsb@nenu.edu.cn

咨询电话: 0431-85098500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电话 0431-85098259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由东北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如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变化,以变化后的规定为准。

附件: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招生体检要求( 2025)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招生体检要求( 2025)

根据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 2003﹞3号) 及有关补充规定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东北师范大学 2025年本科招生体检要求,现予公布。

一、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不予录取

1. 严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 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除外)、心肌病、高血压病。

2. 重症支气管扩张、哮喘、恶性肿瘤、慢性肾炎、尿毒症。

3. 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

4. 重症或难治性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病未治愈、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

5. 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 正常者除外)。

6. 结核病除下列情况外不予录取。

1)原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已硬结稳定;结核型胸膜炎已治愈或治愈后遗有胸膜肥厚者;

2)一切肺外结核(肾结核、骨结核、腹膜结核等)、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治愈后一年以上未复发,经二级以上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专科检查无变化者;

3)淋巴腺结核已临床治愈无症状者。

二、患有下列疾病者,有关专业不予录取

1. 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 化学、 生物科学类(含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心理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学前教育、体育教育 专业。

2. 色觉异常 Ⅱ度(俗称色盲) 不能录取的专业: 化学、 生物科学类(含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心理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美术学、 设计学类(含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地理科学、材料物理 专业。

3. 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 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 不能录取的专业: 化学、 生物科学类(含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心理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美术学、 设计学类(含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地理科学、材料物理、 经济学类(含 经济学 金融学、 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 ;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蓝、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能录取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三、患有下列疾病者,有关专业不宜就读

1. 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 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 的,不宜就读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冰雪运动、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专业。

2. 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 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 不宜就读的专业同第三部分第一条。

3. 肢体残疾(不继续恶化) 不宜就读的专业同第三部分第一条。

4. 任何一眼矫正到 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 的, 不宜就读 心理学、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地理科学 专业。

5. 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 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 的, 不宜就读 数字媒体技术、 材料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学 生物科学类(含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生态学 专业。

6. 两耳听力均在 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 不宜 就读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法学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英语、日语、俄语、商务英语、新闻学、学前教育、音乐学 专业。

7. 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 素痣、白癜风 不宜就读教育学类(含 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教育技术学 智能教育 、法学、新闻学 专业。

四、师范专业从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有关要求出发,一般应 五官 端正、口齿清晰、身体和头脸部无明显缺陷,请考生结合自身情况慎重考虑报考。

五、学校 对入学新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对复查后不符合 体检要求者,按 国家及 学校有关规定办理。